伤领导最深的,永远是这3类员工

发表时间:2023-12-06 10:00

聊起鸡肋,大家都会想到曹公的那句“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”。“鸡肋”不仅存在于战场,在职场当中,也存在很多“鸡肋型”员工。他们往往具备较强的能力和潜力,却因为某些原因总是关键时候掉链子,每每在胜利在望的时刻止步不前;逐渐成为领导眼里“弃之不忍,留之无用”鸡肋般的存在。


人群.jpg


鸡肋型员工主要有以下三种:


一、差不多型员工


典型特征:

一个任务本可以轻松完成八九分,却因为凡事差不多的心态,以及缺乏对细节的关注等原因,而影响最终的结果。危害指数:★★★☆☆ 朋友曾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:

自己部门新来的一个实习生,能力很强,交待下去的任务可以很轻松地完成八九分;

却因为缺乏凡事做到**的心态,总是因为一些很细小的错误而影响全局。 比如让他负责项目开发的会议报告,每次提交上来的“成品”内容全面,逻辑清晰,却因为忽略检查修正,导致整篇报告错别字连篇。


要么是日期不对,要么是数据出错。直到一次,因为他粗心写错一个小数点,险些导致上万元的亏损。 最终朋友不得不在他的实习单上签下了“不通过”三个大字。

朋友坦言道:

他的能力还是不错的,但就是因为这种“差不多”的心态,无限放大了他的使用风险。 一旦你的“不在意”和“无所谓”变成一种习惯,就会让你错过无数次变得更好的可能性,即便工作能力再强,也难以实现自身价值突围。


二、拖沓型员工


典型特征:

工作潜力虽然强,却总是以爆发式方式呈现。

责任感不强,自我管束能力差,业务永远无法保质按量完成。危害指数:★★★★☆ 相信大家的周围都会有这么一类人:

早上出勤,他总是踩着点姗姗来迟;面对安排下来的任务,也总是要等到最后一刻才会匆忙提交...拖延症,其实许多人都有。 据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:

目前中国有80%的大学生和86%的职场人都患有拖延症,只是程度不同而已。 我就曾亲身遇到过一个重度拖延症的前辈。


所有的任务到他那里,都是被积压着的状态,所以常常看到他这个月还在赶上个月的任务;

而这个星期的事呢,自然而然又被推到下星期去了。 有一次,老板安排他跟进新商品的广告宣传。每次询问他工作进度,他都是回答“正在跟进”。

一直等到新品上市的前几天,老板让他交付成果时,才发现他完成的工作量还不足预计的一半;

许多贩促物甚至还没来得及下订单,整个团队的协作进程被迫延迟。 自此这位前辈便正式成为职场“边缘化”的一名,领导再不敢安排任何重要的事情给他。 其实很多任务,在一开始的时候都留有足够的完成时间,执行起来是没有那么困难的。


企业培训.jpg


但是如果不在接收任务之后立刻开始行动,原本简单的任务也会变得越来越难完成。 到最后只可能是两种结果,要么因为来不及完成而放弃或是延期,要么因为过于仓促赶工而错误百出。 当领导设定一个最后截止期限之时,必然是综合了整个团队的进度和项目总体的考量。

偶尔的小拖延还可以理解,但是“截止日”却是一条红线。

越过截止期限,也就代表越过了领导心中的最低标准。 此时,无论员工的工作任务完成得如何,在领导心目中,他也已经拖慢了团队的整体运行。


三、推诿型员工


典型特征:

“不关我的事”是这类型员工的口头禅,凡事习惯性推诿,面对麻烦从来不去解决问题,而只想推卸责任。

危害指数:★★★★☆在职场,每个人都难免会犯错,可习惯性为自己开脱的人,往往只会给身边人带来麻烦,不仅对团队无利,而且对于自身的个人魅力大大减分。


看过这样一个事例:

公司临召开临时会议,经理让秘书小王下午2点前整理好发表资料。

结果,发表过程中,发现资料竟然缺失了几页,差点导致发表出错。

事后经理生气地问小王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,小王却辩解说:

“这真不赖我,我上午有事情,所以就拜托事务员阿丽帮我整理的。” 一旁的阿丽面如土灰,不停地道歉是自己打印失误,愿意接受公司责罚。

最后,经理并没有追究阿丽任何责任,反而是将小王调离的秘书岗位,并直言道: “追责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她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,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。


资料虽然不是由小王打印,但是直接把事情交代给的他,自然承担有审核的职责,在这种事上他都推卸责任,又怎么能办大事?”

一个不敢担当,总是急于为自己开脱的员工,只会暴露他的自身弱点,清空自身可信任度,把自己的人生搞得一团糟;

同时还丢了人品,让身边人逐渐对其敬而远之。 相反,勇于承担责任的人,总会想尽办法将手上的事情做好,而不是到处找借口和理由,让自身的努力成为人品的保证。

最终在职场中得到更多信任和尊重。


领导层和企业层级概念.jpg


许多时候,阻碍我们成长的并非别人,而是我们自己。

习惯性将自身的成功,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强大等内部因素,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外部环境差或运气不好等外部因素;

最终换来自己旷日持久的鸡肋化。 只有将顺序调换,时常反省自身,客观看待上级与同事对自己的评核,开启正确的归因。

不拖延,不推诿,不放弃细节上的追求完美,才能让职场之路越走越宽。 不管是什么时候,都要记得:宁愿自己主动辛苦,也不要让老板为是否放弃你而头痛。


关于我们
联系我们
热线咨询:周一至周日8:30-22:00
400-008-7500
关注微信公众号
厦门人众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  2008-2022  
联系电话: 86-592-5031700 传真: 86-592-5031700 地址 :厦门市思明区软件园二期望海路47号502K